第三十三章 银行债权人-《重生之金融霸主》


    第(2/3)页

    投资液压动力,打造重型工业卡车,轮胎公司,这种大手笔,实在是太适合现在的华夏市场了。

    如今华夏工业建筑犹如春笋,各地都在投资基础建设和房地产项目,抓住机会的话,重型工业很快就能够迅速发展起来。

    随后的几天。

    曰本多地出现了群众拉横幅抗议活动。

    因为曰本央行和其他几家私营金融机构共同组建的tkb,很快开始接手东京协和以及安全金融的债务,结果就是这两家银行的储户避免了巨大亏损命运,存款没有按照银行法规定而蒸发。

    这意味着,央行成为了不良坏账的最终接盘侠,按照金融基本原理,最终的风险将会转嫁到每一个普通百姓身上。

    但东京协和和安全金融的问题,在于银行本身追求利润,在于金融杠杆,在于储户不惜代价融资借钱,却要有其他无辜的人承担。

    这等于,别人犯错,却要自己承担责任。

    也因此一些媒体和业内人士以及大学高校开始抨击央行对于金融机构纵容的行为。

    虽然,曰本央行立马解释,成立tkb是引用银行法第二十五条,但谁也没想到,这次引用银行法第二十五条令经济陷入了一个可怕的怪圈。

    曰本经济表现的问题在于,当利率从持续多年的2%调整到3.25%,又把利率调高到4.25%,人们对日本经济前景突然感到迷糊和不安。

    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都疯狂地抛售股票,股市大跌,股市的跌势又造成了债券和房地产市场市值严重萎缩。

    也因此,银行成为了这些企业的最终债权人。

    而作为债权人,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强烈要求债务人企业和投机者个人增加保证金或是还清贷款。

    债务人只能把股票和房地产当作抵押物抵押给银行,进行卖出还债行为,但因为加大卖出,又造成抵押物的证券资产、房地产资产或者企业资产再次大幅度贬值,最终形成无数难以抹平的坏账。

    也因此,继东京协和和安全信用金融信用社问题爆发后,相继有三十多家中小型银行受到彼此牵连,也陷入到了财务困境。

    大阪府第一工业株式会。

    沈建南拿着有关第一劝业银行的债券资料,挑了挑眉毛。

    第一劝业银行是曰本最大的商业银行,于1971年10月由第一银行和日本劝业银行合并而成。

    而第一银行在1873年根据《国立银行条例》成立,主要业务是发行纸币和经理政府公款。1896年改称第一银行股份公司,成为普通商业银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27年金融危机期间,吞并许多中小银行,成为日本九大城市银行之一。

    1943年曾与三井银行合并,改称“帝国银行”,1948年分开。

    劝业银行则成立于1897年,是专向农业和工业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受日本政府严格控制的半官方性质的银行。

    合并后的第一劝业银行,立马晋升为曰本最大的商业银行,并接受大藏省半监管和控制。

    现在,第一劝业银行与其他中小银行同样遇到了麻烦,这个麻烦,是由于之前给住友金属一百亿美元引发的连锁反应。

    由于住友金属在伦敦市场持续亏损,欠的钱一时之间根本无法换上,加上央行对于金融监控越来越严,银根不断收缩,第一劝业本来能掩盖的债务问题,也全部都摊到了面上。

    负债一兆八千亿,净资产一兆亿。

    也就是说,第一劝业银行,要破产了。

    当然,这事目前并没有多少人知道,除了大藏省,第一劝业以及一些财团,外界并不知道第一劝业银行所遭遇的危机。

    可以想象得到,一旦这种级别的银行破产,那种震撼,不亚于海啸山崩地裂,完全可以摧毁曰本的金融体系。

    什么概念?

    假设美国银行破产,什么概念?

    不过,沈建南并不感兴趣第一劝业银行破产会为曰本带来什么样的麻烦,在针对住友的时候,他就知道,第一劝业银行一定会被拖下水。

    问题是,现在第一劝业银行的价值,有多大。

    而这个价值,就体现在第一劝业是多少家公司的债权人。

    和光精密,百分之七十二股份,三百亿日元。

    大阪电气,百分之六十八股份,一百亿日元。

    川崎重工,百分之十八股份,一千六百亿日元。

    松下电器,百分之二十一股份,七百二十亿日元。

    东芝电子,百分之五十六股份,一千三百亿日元......

    看了一下第一劝业银行所拥有的债权,沈建南只想说好家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