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城门-《宋朝水果商》

    贡水一路如此,章水这边只有大庾、南康、上犹三县。货物是多,但都是广州上岸运往北方的货物。这些货物仅仅经过虔州,不在虔州发售。在陈晓宇的理解里,这条起于广州终于汴京的商路等同于现代的京沪动脉,无数财富流淌这条商路而过,这或许正是朝廷将南安独立成军的真正原因。

    商路的繁华陈晓宇能亲身感受,至坪河上没多少舟楫,一入章水便舟帆点点,船不胜数。江上哨工船夫,士绅女眷,拥挤如同现代的街市。东边码头更长货物更多,但船还是停在西津门外,这里是西城墙的中点,一个大大的凸起。往北城墙沿着章水修,稍显曲折;往南城墙则伸入陆地,墙下深壕之外是水淹过后的稻田。

    挤占着洪水退后城墙与漳水的江滩,一些货行就在这里放货。瓷器、布匹、茶叶、竹木、粮食、牲畜、砖石……,大宗货物并不搬运进城,就在这里交易。入港时朱端信、朱宜中等人站在船头,货行伙计的目光对他们一扫而过,不作任何停留,倒是岸上拉客的邸店店伙还未下船就开始喊叫,争相上船拉客。聪明的更是帮着抬木箱拿行李,一点也不见外。

    “州府就是不同呀。”朱端信拍拍手,任由拉客的店伙把行李抢去,也不怕东西丢了。

    “他们……”陈晓宇第一次见到古代城池有些高兴,但对店伙的服务毫无触动。不过除了城池他还有一个发现:“他们话是我们的话?”

    “我们的话?”朱端信不明所以。“虔州人一直话这种话呀。”

    “不对啊。”虔州即赣州,陈晓宇现代去赣州的时候赣州话根本听不懂,去赣南十八个县,大部分土话都听的懂。他曾好奇于赣州话为何如此不同,特地问过同寝的赣州同学。

    “甚么不对?”朱端信不解。他顺着一块长长的木板上岸,回头又道:“虔州以前是赣县,赣县同我们南康人话事冇甚么不同,都听的懂。”

    “冇事哩。”陈晓宇想起了原因。现代赣州话是西南官话,之所以会是西南官话,是因为明代王阳明在赣南平叛时用的是广西狼兵,从此赣州城不再说赣南土话,只说西南官话。赣州人并不祭祀王阳明,但祭祀岳飞,城内有六座祭祀岳飞的精忠祠——岳飞也曾在赣南平叛,传说他曾三次拒绝宋高宗的屠城命令,赣州人感激涕零。

    至于宋高宗为何要下令屠城,说是当年金兵追杀太急,宋朝一个太后慌不择路逃到了赣州。随行官兵毫无军纪,在街市上强买强卖。相斗时当地百姓气愤大叫:‘哪个来坏我州府!’双方开始真打。百姓当然不敌,官兵于是放火烧街,趁火劫掠。然而事情没完,逃出城外的百姓乡兵很快集结起几万人,把赣州城给围了……

    岳飞平叛拒不屠城,赣人感激,但对宋廷和宋高宗是有怨言的。‘但使黄龙饮酒去,何劳白马渡江来’,精忠祠前的对联完全是种质问。赣州人在本地常被叫作西瓜皮,滑而不硬,但赣州同学说这番话时意气激昂,仿佛他当时就在现场,是他在跟宋兵玩命。他的意思大家也明白,是说我赣州人也有拼命的时候。

    这是宋朝,王阳明还没有来,连岳飞都没有来,虔州人说的全是赣南土话。想起往事的陈晓宇微微摇头,在一片土话声中纵步上岸,和大家一起入城。

    西津门是西城区沿河、沿陆的分界处,为防止城根涨水时被水浸没,因此城基很高。高高的城基上耸立一段高约七八米的城墙。这不是土墙,是青砖墙,凸角上敞开个黑黑的门洞。门前又有道深深的壕沟,沟上有座木桥。进城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城的,进城得先在桥前排队。

    而排队不是怕城内拥挤,是要交税。有货物要缴税,没货物也要缴税。没货物交的少,只要六钱,当地人不缴。另外金银铜钱也要缴税——钱居然也是货物,也按每千钱二十钱的过税税率缴纳。看着木桥前长长的队列,陈晓宇手摸了摸自己的装备包,心中不免忐忑。

    朱升九说衣服体面的人进城都会翻查行礼,看是否夹带金银铜钱,对褐衣短衫之人则常常挥手放过,只要缴六钱入城税即可入城。装备包里有五贯钱,付完船钱还剩四贯五百多钱,心疼钱的陈晓宇不准备缴纳铜钱过税。

    “箱子里装甚么?”一个肥肥的税务拦头指着朱宜中的箱子,示意他打开。朱宜中并不怠慢,让随从开箱。看着箱内的衣物书籍,拦头目光游移不定。这时朱宜中道:“我是府学的学生……”

    “过。”拦头闻言一挥手,放朱宜中和他的随从过去。

    “带钱十五贯。”朱端信装钱的包由随从背着,他公子哥派头十足,声音极大,生怕拦头听不清。

    “带钱十五贯,衣物一包,税三百四十钱。过。”拦头并未查验,胖手一挥,又放朱端信过去。

    朱端信后面是陈晓宇,他手上攥着一把铜钱,看着拦头张张嘴,欲言又止。他是一个人,朱宜中、朱端信都是两个人,拦头扫他一眼,目光落在挎包上:“包里装的么个?”

    陈晓宇也不答话,直接开包拿出一堆鸡蛋饼。拦头看到鸡蛋饼不再深究,大喊:“细饼一包,税五钱。过。”

    听到过,陈晓宇追着朱端信上桥,十一枚铜钱丢在专门的钱箱里,而后快步走向城门洞。他想快走,钱箱旁的税吏把他给拦住了。他以为要被查包时,税吏很不耐烦地道:“税引税引。”

    宋朝的文书尤其是税务文书非常细致,缴纳五钱货物入城税也有一张税引。拿着税引走入门洞的陈晓宇哭笑不得,明明是拦路抢劫,对方却煞有其事开出张收据。这钱有多少缴给朝廷他不知道,他只知道赈灾用的谷米不是他缴纳的正税,也不是什么耗米,更不是盐钱和脚钱,而是义仓。

    义仓是灾害保险,然而上等户每年纳义仓米,受灾却不能领米。对此他也不是真的气愤,这是个封建王朝,不是现代社会。他只有纳税的义务,并没有公民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