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一章 皇帝的决断-《混在大明搞社团》


    第(3/3)页

    不仅仅是京城,整个顺天府乃至北直隶部分地方,都相继生规模不等的地震。

    同时伴随在着地震,还有各地频繁的水灾。

    尤其是不久前西山洪水直接在京城穿城而过,更是造成了惨重的损失,整个京城几乎完全泡在洪水中,河北从北到南几乎全是地震和水灾的消息,甚至最远的大同都生了地震,可以说整个北方都被各种灾难笼罩。

    天启真没精力和杨信继续斗下去了。

    九千岁那里暂时还有些钱,他的确还能维持住,可那些钱是这些年一点点攒下的,一旦杨信停止输送,用不了一年,就得被战争和灾难这两个吞金兽吞没。

    那时候他拿什么维持?

    天启的头脑很清醒,容忍杨信割据江浙,他还能继续撑下去,而且杨信既然答应了交税,那就不会给他断粮,但继续旷日持久的战争他就撑不下,至于杨信做大和杨信的野心……

    那有什么办法?

    反正现在战场上又打不过。

    能打过当然什么都好说,哪怕不说是稳赢,只要有战胜的希望,那也可以努力一下,可现在这样子打个屁,光那两个新军就花了两百多万两,结果连一枪没放就崩了。

    这样的军队怎么打?

    铁定了打不赢的仗还打个屁!

    随着卢象升的撤退,南线原本阻击的罗一贯等部也同样撤退,他们打的也很艰难,光顺义王自己就损失了一千多骑兵,最惨的顺昌王手下还剩不足一千五百骑兵了。原本南下时候的一万五千蒙古各部联军,连疫病再加上战场损失的,最终剩下的已经不足九千,而且这时候盛夏将至,他们中间的疫病问题肯定还会加剧。

    他们这时候也开始萎靡不振了。

    这样卢象升这支决战大军最终撤回到徐州的,就剩下一个完整的骑兵军和五个最少也得损失近两成的骑兵军。

    步兵完全没了。

    两个军都在靖难军的追击中投降。

    他们又不是骑兵可以迅撤退,虽然他们伤亡加起来其实还不到一千,绝大多数还都是自相践踏,剩下是因为炮击造成,虽然很快孙元化带着三个步兵军到达徐州,但实际上卢象升已经失去进攻能力……

    防守也很难。

    毕竟徐州连城都没有。

    杨信的大军继续北上,很快到达徐州外围。

    这时候南方的浙江方面军,也已经包围了杭州。

    官军,苏松团练,浙江团练或者说前大同军,总计还有七万人在北起常熟南到杭州的防线上,和从南边北上的五个军靖难军,再加上从西向东的同样五个军靖难军,连同海军6战队在内,总计十万靖难军对峙。好在这时候瀛国公又开始他那套农忙不打仗套路,各地先收麦子然后插秧,什么时候忙完农活再打。

    当然,也不需要再打了。

    因为就在卢象升兵败半个月后,九千岁亲自带着圣旨,乘坐杨家的快船到达海州,然后赶到了徐州前线……

    (三章)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