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快去叫人,地主的狗腿子们来了!” 那小孩挣扎着喊道。 然后杨信拎着他的牙牌在这家伙面前晃了晃…… “不用了,是锦衣卫!” 小孩立刻回头朝他的喽啰说道。 “锦衣卫就不用叫人了?” 杨信笑着说道。 这个小孩识字很正常。 其实这时候民兵区早就开始建设学堂,包括老师都是从北方调来的,杨信在天津的屯垦区早就普及乡村小学多年,而且书籍全是他编的,这两年总共派了五百多人南下,然后在这些民兵区的庄子设立学校。而忠勇军的主要将领其实全是他之前在无锡,横林等地的荡寇军和民兵,他们原本也是这样,所有民兵区只要建立,紧接着杨信就会派人办学校。 这些人对此自然是全力支持。 天启也知道这些,甚至他们的很多课本都是杨信和天启一起编写,对于同样厌恶那些儒家典籍,同样崇尚科学的皇帝陛下来说,很愿意让这些民兵的小孩也都学习他认为应该学习的。 毕竟他真得很讨厌那些典籍。 至于不能考科举…… 这个问题并不重要,因为昭义市有一堆岗位等着这些学生,甚至杨信在北方最早培养出的学生,很多因为更懂实用技术,都被九千岁要去帮忙,比如他的水泥厂和各地的桥梁建设,很多都是杨信培养出来的人,杨家最早的那些佃户都已经跟着他快六年了,这些人早就培养成材了。 “庄头说了,咱们是皇民,锦衣卫是皇上的人,咱们和锦衣卫是一家!” 那小孩很骄傲地说道。 “哈哈,带我们去你家!” 杨信说道。 那小孩骑上牛,指挥着他的喽啰们,带领杨信和张献忠等人向着前面的村庄走去,这座村庄其实也是堡垒,只不过没有修棱堡那么夸张,但却在周围堆起了夯土的围墙,四角建起炮台,甚至还能看到弗朗机。这种武器因为正在大规模淘汰中,所以价格就是相当于废铁,别说这里,就是北方一些士绅都买去藏着准备抵御盗贼。 也可能是镇压佃户。 民间持有火器的禁制已经解除,但规定了口径不得过半寸。 当然,就是还禁制也一样,那些士绅有的是私藏火器的,两广士绅从很多年前就已经在自己的大宅子上架斑鸠铳了。 这里的民兵已经在备战,那些预备役的已经赶往丹阳集结,留在家的庄头带着民兵立刻出来迎接河间侯,对他们来说河间侯才是他们的大救星,他们目前的一切可以说都是河间侯给他们带来的,整个庄子的两千多男女老幼可以说敲锣打鼓的迎接河间侯的到来。 当然,杨信不是来感受他们热情的。 他是来让张献忠这些人亲眼看看这些民兵目前生活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