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清江文会(二)-《儒门剑道》


    第(2/3)页

    “小朋友,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你能听得懂我的琴音?”

    “澹澹之流水,孱孱之清泉。”

    傅剑寒微微一笑缓缓而言道,言说之间,很随意地从旁边的笔墨童子手中取过纸笔,略略一沾墨便书写了起来。

    这一次是文会,笔墨纸砚自然是不缺的,加上傅剑寒如今也是有了些许名头,许多人当下就此看了过来。

    “济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咦!”

    “咦?咦!”

    文会有文会的规矩,只要有人书写诗词,旁边自然有童子预备,一旦书写完毕,立即诵读出来。

    众多学子乍然一听,而后心中思量片刻,顿时便是阵阵惊咦之声。

    能到文会者才学是不会差的,这时正是见到此诗精妙之处才是如此。

    方才傅剑寒虽然也言了一句,但毕竟诗不成诗,加上又很快便因为张瑜开口而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了去,一时没有咀嚼其中三味。

    但在此时听来,越是咀嚼就越感觉是这诗句当中三昧,不少人当下就是变了面色,此诗精妙非一言可尽也!

    “济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济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其他人都是如此,更不用说本来也算是当事人的花夫人,不仅是在口中连连念道,边念还边是上前数步,只为亲眼得见其文。

    见得其文,眼眸之中随即透露出阵阵喜色,绝不似之前那般不悲不喜,无动于衷。

    良久,花夫人才是一声赞叹。

    “好!想不到老身竟然还有你这么一个少年知音!敢问此诗何名?”

    “赠花夫人。”

    傅剑寒微微一笑,这诗已经被他略作改动,送性这诗名也是略改,也算讨好这位花夫人。

    “若非先有花夫人您那超凡脱俗的妙音,岂有我这诗句?若是花夫人不弃,我愿将此诗赠予花夫人,还请花夫人莫要推辞。”

    “不会,不会。”

    花夫人显然是真心可喜,当下直接抄起桌面那一诗,就是欣喜言道。

    “我观此诗虽然无有大道真意,上不得文道,但凭此诗之才,应有**分能上文路,若果然是能上文路,那我也要随之流传于后世,成一时美谈。我谢你这位小友都来不及,岂能推辞?呵呵……也幸好我多来问了一句,若不然单单只是那一诗句却有是有些不够,错过这几场机缘也也可要追悔莫及了。”

    原来花夫人一开始就不是为着责难傅剑寒而来,其他人没有注意到傅剑寒诗句的精妙之处,但显然花夫人注意到了,所以特意走了出来。

    “花夫人过谦了,只可惜为了闻得您的妙音,却让我不由自主分了心神,以至于未能与张兄一谈,甚至让其误会我作失礼,这可是您的过错咯!”

    傅剑寒当下又是微微一笑而道,两世为人真的斗起口来,他又怕得谁来?

    这么一开口,顿时就将压力全都放到了那张瑜身上,既然是要来针对自己,那么自己就绝对不会让其讨了好去。

    事实上,此诗句一出,再也没人理会傅剑寒是不是有所失礼,许多人心中甚至是暗想,若自己能得此一诗,就算有些失礼又如何?

    文会之上小有所失,也算常理。

    “哼!若非陈县令再三相请,老身的故乡又是在此,单凭你们这些小辈,难道还能劳动得老身亲自奏乐?本来见得众多学子无人能听老身一音,老身还准备是要好好与陈县令说道说道,这济平文道为何不昌?竟然让老身曲高和寡,所弹之音与那寻常靡靡之音无有分别?若是传闻了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老身?”

    果然,一听傅剑寒所言,花夫人就很是不客气地说道,而且一开口就点出了陈中明这一位县令,而后转过头一扫而过,更是直接而言道。

    “若说不遵‘礼’,那么老身全心全意为各位弹奏一曲,却更无再多一人倾听,岂不是更加的失‘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