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江靖远很郑重地点头:“有。但自己做的话,材料估计得去省里找,还得借用省里的设备。车床,铣床我们市里没有,省里的军工单位才有。” 时运平和书记都傻眼了,这事要闹去省里,他们还有脸见人吗? 书记担心自己要被降级,时运平担心事情闹大,外甥于哲人落不了好。 两人都不乐意闹去省里,可要是零部件做不出来,三组的设备就得报废。 真是难呐!左难右难,左右为难。 书记最后只能把目光投向樊落:“老樊!你那边有没有办法?你不经常跟军工的人有合作?能不能帮我想想门路?这件事不能动静太大,会很麻烦。” 樊落看了看书记,再又看了看江靖远:“军工那边我有熟人,只是江靖远同学!你真有把握做出来?” 江靖远信心十足:“那当然,我要没把握,夸什么海口。” 不就几个零件嘛!只要尺寸掌握到位,材质有保证,做几个零件相信不是什么难事,老钳工都会。 这种设备又不是什么精密机械,只不过一般机械而已,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听了这话,书记眉开眼笑:“好好好!我相信小江的能力。老樊!那就麻烦你了,下午带着小江回省城,早一天做好,早一天拿回来安装上。” 樊落笑看江靖远:“我没意见。” 时运平担地地问:“小江!那这工钱怎么说?按照平时工资的两倍给你可以吗?” 人是他找来的,做零件可以,价钱得说好。这不但是江靖远的意思,也是他的意思。 当着书记的面明码标价,去财务科报账也容易,不会落人口舌。 江靖远要的价格越低,越说明他能力强,为厂里节约了不少费用,外甥的事也许就能出现转机。 樊落一听,冷眼讥讽:“平时工资的两倍?那时厂长还是留着你的钱吧,我也不必去找熟人了。” 江靖远给钢圈厂解决了这么大的问题,居然只给人工资的两倍?那能有多少钱?用得着费心费力吗? 工程师的工资也就四百来块,江靖远不是工程师,顶天了三百块,两倍也就六百。 苦心巴力做四个零件,还不知道要做几天呢,才给这么点报酬,当人孩子没见过世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