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走近一看,是赵月娥,她认识。 “你们怎么来了?”苏清瑶赶紧开门请人进去,瞧母女俩手里提着的鸡和糯米,很是过意不去,“来就来,怎么还拎着这么些东西?大老远的也不怕累。” 赵婆子领着赵月娥进屋,将东西放下,望着苏清瑶:“大妹子!顾大夫的恩情我们没齿难忘,往后咱们就当亲戚处。 感谢的话说再多也抵不过顾大夫帮助我家月娥的情分,眼看要端午了,也没什么好东西,就家里自己种的一点糯米,鸡也是家养的,别嫌弃。” 苏清瑶赶紧给两人倒水:“你们也太客气了,糯米我们家也有种,拿回去自己端午包粽子吃。” 赵月娥插话:“姨!家里还有呢?留着给清清做粽子。” 旁边瞧热闹的妇女们也七嘴八舌地劝,苏清瑶笑了笑,也没再客气,而是想着一会儿给人家点什么东西做回礼。 家里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倒是前天代销店称了二斤白糖,准备端午蘸粽子吃的。 可以拿来做个回礼,鸡蛋什么的人家都拿来了也不好再回过去。昨天女儿买回来的两斤肉还没煮,一直放在阴凉的水缸边上。 没有变质,就拿来回给她们,总不好叫人空着手回去,太没规矩。 有了主意,苏清瑶招呼着赵月娥母女坐下喝茶,同时也招呼来说闲话,瞧热闹的妇女们。 “你别忙了,我一会儿就回去,听说你家清清从省城带了不少布回来?拿出来给我们开开眼。” 苏清瑶问那妇女:“你听谁说的?昨晚上他们才回来,早上就走了,我还没出去呢,你们就知道清清买了布回来?” “还能是谁说的?你家老爷子说的,一早就在村口的大树底下坐着跟几个老人聊上了。” “可不,听说清清给他买的新布料叫什么什么纱,坐再久都不起皱,是不是真的?” 赵月娥头皮发麻,担惊受怕地看了眼她老妈,心里把满天神佛都求了一遍,千万别让她的谎话被揭穿,否则就麻烦了。 苏清瑶笑,感觉公公越老越爱显摆,一套衣服料子都要出去显摆显摆,真的是个老小孩。 “这我可不知道,清清是那么说的。”起身去屋里将所有的布料都拿出来,放在桌面上,“这就是清清给她爷爷买的乔其纱,摸着轻薄得很,穿在身上应该很凉快。” 第(2/3)页